建設投入約8億元,使用壽命卻不到10年——2012年6月3日,沈陽綠島體育中心被爆破拆除。據當地媒體報道,這座曾經是亞洲最大的室內足球場被拆除的原因是使用率不高。
而在當年,這座位于沈陽市渾河南岸的綠島體育中心曾被冠以“豪華、地標、最大”等字樣,以在世界體育場館排行榜上名列前茅的豪華室內體育場為傲。綠島體育中心場內布置得相當豪華,體育場四周都安排了包廂,加上普通座椅以及伸縮看臺,整個綠島中心可以容納3.3萬名觀眾。
然而,這座體育場在投入使用后卻沒有發揮應有的作用,利用率較低,在被爆破拆除前已經淪為一座倉庫。拆除后的舊址將可能用于商業地產開發。
該體育場是鋼結構,對如此大面積的全鋼結構進行整體爆破拆除在全國范圍內還很少見。據報道,爆破時在每根鋼構件都安裝了兩種炸藥,劑量是經過嚴格計算的,一種炸藥的作用是瞬時間產生高溫以切斷鋼材,另一種炸藥是起到一種推力的作用,把切斷了的鋼材推下來,這樣經過爆破后,鋼結構會被分割成小節段,不但不損失鋼材,還便于回收。
此次拆除行為引起了社會的廣泛議論,普遍感到非??上?。然而,它反映的更深層次的問題是城市設施綜合規劃的全面考量,以及公共事務決策者對短期經濟利益和長期社會效益的權衡。批評者認為,雖然建設、拆除兩個過程都為GDP數字貢獻不少,但最終并未帶來社會財富的增長,反而與當前倡導的科學發展、可持續發展等理念背道而弛。